学校简介
江西省萍乡中学地处萍乡西城鳌头山上,渌水过此折而向南。 学校前身为鳌洲书院(始建于明万历年间)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春,书院改名为“萍乡学堂”。1906年又易名“萍乡中学堂”。近百年来,校名虽先后改为“萍乡公立中学”、“萍乡中山学校”、“萍乡县立中学校”、“萍乡市第一中学”等,但全日制普通中学建制一直沿袭至今。 学校占地230亩,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,新型运动场地36000平方米。图书资料15万余册。现代化天文台、微机室、语音室以及理化生分组实验设备齐全。全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5个,“依托”办学的初中教学班有18个,学生总人数达3829人,教职工人数达257人。其中高级教师83人,一级教师56人,特级教师1人(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),部级劳模3人,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,省级骨干教师17人。教师中本科学历占百分之九十一,硕士研究生学历占百分之八。 萍乡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学生黄钟杰以同盟会内务部员身分鼓动策划反清斗争,被捕牺牲,成为萍乡中学第一位革命烈士。1925年,学校建立了“CY”小组(共青团组织)和中共地下支部。大革命期间,刘少奇、李立三曾到萍乡中学宣传革命。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时期,萍中师生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。解放战争开始后,萍中师生积极投入反内战、要民主、要和平、迎解放的斗争洪流。1949年春,萍乡中学重建中共地下支部,参与领导萍乡地区的革命活动。萍乡中学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及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,如大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邓贞谦、彭树敏烈士,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少共中央局书记、代理中宣部长的何克全(凯丰),曾任湘鄂赣省委书记的林瑞笙,解放后第一任国务院海关总署署长的孔原,曾任农垦部副部长的刘型等。在革命战争年代中萍乡中学有两任校长---罗运磷、张宗和均为共产党人,为革命事业贡献了热血和生命。另外,张国焘也曾是学校早期原学生。 萍乡中学校友走上工作岗位后,在各自的工作中脱颖而出者也为数不少。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学周、陈述彭、简水生等。原上海交大、西安交大校长彭康,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喻德渊,原湖南师大校长林增平,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贺宪武,原湖南日报总编傅白芦,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,武汉工大校长欧阳世翕,贵州工学院院长胡国根,中南工学院院长孙德伦,长沙电力学院院长颜国良,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、水稻专家颜龙安,创寄体汰脱定理的旅美化学家钟焕成,旅台经济学家陈文龙。二胡作曲家、演奏家黄海怀,作家中杰英...
相关评论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
相关新闻
萍乡中学应该是最好得学校了吧
有个好朋友在那个学校,所以去玩过几次,唯一的感觉就是宿舍离校门太远了,要走好远啊,不过那里的保安还是很不错的,有一次去的时候是晚上,突然到门口下起了大雨,保安还把我喊进去多雨了,而且还碰上停电,哎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