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学校大全萍乡高中大全萍乡安源中学

萍乡安源中学

  • 地址:
  • 电话:
  • 邮编:337000
  • 网站:
点击查看“萍乡安源中学”地图完整版
学校简介

基本内容

安源中学是萍乡市重点中学。学校创办于1962年,校名初称“安源镇民办中学”,1973年2月,定名为“萍乡市安源中学”。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、雄厚的师资力量、完善的办学设施、优美的校园环境、严谨的学校管理和显著的办学效益而闻名湘赣边。

学校地处萍乡城北的凤形岭上,校园面积176亩,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,高大的教学综合楼、典雅的电教馆、公寓式的学生宿舍等建筑与标准的田径场、宽广的休闲广场、幽美的植物园之间的摆布错落有致,相映成趣。图书馆、阅览室和理化生教学、科技实验等仪器设备齐全。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,2384名学生。有教职员工220人,其中高级教师31人,一级教师55人,全国优秀教师1人,省级优秀、先进16人,市级优秀、先进34人。

近十年来,学校确立“以管理求质量,以质量创名牌”的指导思想,提出“学生中心论”的教育观点和“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一切学生,为了学生一切”的工作方针。在学生管理上采用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,在教学管理上实行过程管理和终极管理相结合,形成了团结、求实、奋发、进取的校风、敬业、优教、律已、爱生的教风和守纪、好学、友爱、向上的学风,学校办学质量稳定提高。自1995年以来,学校连续七年高考创记录,高考升学率现已达70%以上,且连年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,学校获市文明单位、先进集体、红旗单位等称号。

建校近四十年来,安源中学成了一颗从安源圣地腾起的明星:万名青年从这里走出校门,分赴塞北江南,三千学子从这里步入高校,成为各界精英;这里曾连获七次市高中目标管理一等奖,这里曾四出全市高考文理状元;全市恢复高考以来在全省的最好名次(全省理科第七名)从这里产生,高考理、化满分的奇迹是这里创造;这里是全市最早受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奖励的学校,这里是全市教育系统中唯一的红旗单位……

在二十世纪,安中人铸造了无数的辉煌。无疑,在二十一世纪,安中人将谱写出新的华章。“让安中象安源一样闻名”,是安源中学全体师生乃至万千校友的共同信念和永恒追求。

安源中学的前身是安源镇民办中学,创办于1962年8月,校址附设在安源小学内,招收初中生1班50人,翌年3月,校址迁筲箕街畜牧场(即现校址)。1967年3月,改名为安源镇五七中学。1969年3月,与安源小学,安源镇小学合并,改名为安源镇五七学校,1970年,始招高中生1班50人。1971年3月,安源地区“政矿合一”安源煤矿子弟学校并入。1972年3月,“政矿分开”,安矿子校分开,小学亦分开,学校恢复安源镇五七中学校名。1973年3月,全市调整高中网点,学校为市、区属18所高中之一,改名为萍乡市安源中学。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学校得到较大发展。目前,学校占地面积42.2亩,建筑面积13076平方米,有图书室、语音室、微机室和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实验室等,全校有28个教学班,学生1615人,有教职工127人,其中高级教师11人,一级教师44人。

校长:邓晓波

高三年级主任:周萍

改革开放以来,安源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坚持“学生中心论”的观点,以“一切为了学校未来,一切为了学生未来”为工作方针,依据“向管理要质量,以质量求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,在教学管理上实行过程评估与张极评估相结合,努力构建和完善以“爱心教育工程” 为载体的学校管理模式,取得显著成郊。八十年代以来,教师荣获省级以上表彰达13人次,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达25人次,有多名学生获全市高考状元。建校以来,累计培养实践毕业生3800余人,高中毕业生7200余人,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1500余人。

在世纪之交,安源中学又迎来了飞跃发展的春天安源区委、区政府已决定在萍乡市区北桥外征地120亩新建一所安源中学,未来的安源中学将是一所面积广阔,布局合理,设施一流的花园式的现代化中学。

相关评论

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
相关新闻